小心頻尿 糖尿病來敲門

  2016/11/18 | 作者:王舒民 |              
字級:   
 
  文/王舒民

一位三十五歲的男子因為白天及晚上頻尿約二周,晚上解尿次數高達七至八次,一開始被當成攝護腺腫大,但是服藥後效果不好;後來檢查才發現空腹血糖值高達三百五十(單位mg/dl)而診斷為糖尿病,經過治療後,排尿次數也隨著血糖值的改善也逐漸恢復正常。

上述的患者不到四十歲就被診斷為糖尿病,這跟我們傳統的觀念以為糖尿病都是老年人的疾病已經有所改變,所以糖尿病早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疾病,一旦有上述症狀或是有強烈的家族史,建議還是檢查血糖比較安心。

血糖值超過多少視為糖尿病?一般建議空腹血糖低於一百一十或糖化血色素低於百分之六為正常;如果血糖值介於一百一十至一百二十六或是糖化血色素介於六至六點五,有時加強飲食控制或規律運動,仍然可恢復至標準範圍。

典型的糖尿病症狀為三多;即吃多、喝多、尿多,但是體重卻下降,這是因為身體內的細胞無法吸收利用血糖,導致血糖由尿液流失,進而造成高濃度尿糖而產生利尿效果;所以這種情況的變瘦反而是不好的。

至於糖尿病本身可怕嗎?除非血糖值非常高或是服藥後所造成的低血糖,患者並無特殊的症狀,所以常常忽略糖尿病的重要性。其實,糖尿病的可怕是由於日後所產生的併發症;除了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尚有腎臟病、視網膜病變、周邊血管病變(如遇上感染則易有截肢的風險)或是交感神經病變等,可說是全身性的影響。所以治療的重點在於預防日後的併發症,尤其是腎臟病,有四成左右的尿毒症是糖尿病所引起,所以一旦診斷為糖尿病,定期腎功能檢查絕對不能少。

糖尿病一旦診斷,除了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一定要規則檢測血糖及定期回診。不論服用口服降血糖藥或是施打胰島素,切忌自行減藥或停藥。如能調控自身的生活作息再配合醫師的處方,相信我們便能更有效的控制糖尿病並進而預防日後可怕的併發症。

(作者為台中舒民診所院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