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現代人工作忙碌導致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的結果常使我們的消化不良,加上速食食物的垂手可得、蔬菜水果的攝取量偏少、多油高糖的食品添加物充斥、國人運動習慣降低等等,在在增加腸胃道系統的疾病,所以胃食道逆流、胃潰瘍、腸躁症、大腸瘜肉甚至大腸惡性腫瘤的發生率更是愈來愈普遍。

  • 吃太多燒烤食物,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會。(照片提供/王舒民)

    吃太多燒烤食物,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會。(照片提供/王舒民)

  • 油炸食物吃多了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會。(照片提供/王舒民)

    油炸食物吃多了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會。(照片提供/王舒民)

面對大腸癌的發生率年年上升,早期發現最重要。但是腫瘤愈小,愈不易有症狀。一般來說,右半邊升結腸的腫瘤,因糞便在此處還未完全成型,所以可能症狀不明顯,但因腫瘤本身會有破裂或造成腸黏膜的小傷口,所以會流血而形成黑便或糞便潛血。

至於左半邊降結腸的腫瘤,由於糞便在此多已成型,所以排便的習慣比較會有改變,如大便直徑變細或頻率改變,也因為靠近肛門口,出血時,常以血便表現,甚至如果腫瘤在直腸附近的話,也會出現鮮血便,很難和痔瘡區分。

目前國健局補助,滿50歲的人每兩年可做一次糞便潛血的檢查,如果未滿50歲但有大腸腫瘤的家族史,或是有腹部不適,或排便習慣的改變,並合併體重減輕等現象時,就應該特別注意。

如果經大腸鏡檢查有瘜肉或腫瘤,除了局部切除瘜肉外,也會做病理切片檢查。如果證實為惡性腫瘤。一般來說,會先安排影像學檢查以判斷是否有腫瘤轉移的可能性,開刀仍是主要的治療,並評估術後是否需輔助化療或放射線治療。

若能及早發現腫瘤,單純手術切除的機會很高;如果已經轉移,開刀摘除腫瘤仍是必要的考慮,以避免腫瘤持續增大而併發腸阻塞。

(作者為台中舒民診所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