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洗腎患者血尿 要評估腫瘤可能性 2016-09-11

照片▲出現血尿時可不能掉以輕心。(資料照,記者謝佳君攝)

文/王舒民

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腎臟一旦無法應付每天排毒或排水的情形時,就需要面臨透析治療(即洗腎)。

不管是採用哪一種洗腎方式,到最後患者一定會遇到完全無尿的情形。所以,有時候每天一點點的尿液對洗腎患者來說,是非常寶貴且具特別意義的。

但如果有一天突然出現血尿,就一定要先釐清是否是泌尿系統長腫瘤。

洗腎患者在開始接受透析後,腎功能會持續降低,終至毫無功能。儘管沒有功能的腎臟並不需要摘除,但是沒有功能的腎臟與泌尿系統卻容易產生細胞變化,時間久了就容易有發生惡性腫瘤的風險,因此,不只是腎臟,輸尿管或是膀胱也是需要檢查的地方。

一旦發現透析患者有血尿的情形,除了評估有無感染的症狀,及排除結石造成的血尿外,要檢驗尿液的細胞是否有不正常的細胞?接受腎臟超音波檢查評估是否有腎臟腫瘤或腎水腫?

但不論有無腎水腫,一定要再安排膀胱輸尿管內視鏡,直接觀察泌尿系統表皮的黏膜有無病灶,並做局部切片;如果真的證實惡性腫瘤,再安排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做腫瘤定位及疾病分期。

一般腎泌尿道的惡性腫瘤生長速度較慢,如果能在轉移前就發現,治療效果比其他惡性腫瘤的預後較好。

治療方式仍以開刀為主要的選擇,隨著腫瘤的位置或大小做開刀範圍的評估。由於透析患者的腎臟大多已無功能,術後對這些患者的功能影響不大,傷口復元後,仍必須定期回到門診,持續追蹤腫瘤的復發可能。

尿毒症患者一旦發生血尿,切記一定要接受完整的檢查,重點是要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如果早期發現並接受開刀的治療,「預後」佳。

(作者為台中舒民診所院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