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是守護神還是瘟神

一般人在開心或難過的時候,會想找親密的朋友分享內心感受,而在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則找醫師或護理師。每每看電視劇的演員,病痛時都會大喊醫生,在民眾的心裡,醫生常被當成守護神,或是與”健康”畫上打號,似乎只要有醫護人員在現場,病痛就可以馬上消除。然而,有沒有可能,這個人人稱讚的「守護神」,在某些特別的情況下,會變成眾人嫌棄的「瘟神」呢?

這兩年在新冠肺炎的肆虐下,民眾大多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生活作息也都大亂,過往的休閒娛樂生活也倍受限制,目的就是減少接觸人群,降低被感染的風險。記得剛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時,有一家大型醫院有收治確診患者,想當然爾新聞一出,住在附近的民眾人心惶惶,醫院的就診人數瞬間驟降,甚至連便當店老闆都不送便當到這家醫院。在媒體撻伐後,老闆才又自掏腰包捐了好幾個便當到醫院,並改口聲稱要跟醫護同仁站在一起;肚子不餓了,但是醫護人員內心的創傷不知撫平了沒有?這是便當店老闆個人的問題嗎?我想當然不是,而是大部分民眾內心恐慌所造成的「正常」反應。當醫護人員忙著救治確診患者時,他們內心當然也會怕,但是因為職責所在,必須全力以赴面對這些高風險的挑戰,病人的家屬很感謝他們,但是一般民眾看到他們卻逃之夭夭,巴不得這些醫護人員都住在醫院,所以真的有些一線的醫護同仁不敢回家,除了怕感染到家人外,更害怕鄰居厭惡的眼神,這種不經意流露出的眼神有時候比言語更具殺傷力,也難怪有些醫護人員在疫情結束後必須倚靠心理輔導才能夠回到工作岡位上,他們真的辛苦了!

再來談到醫護人員的小孩!平時這些小孩在學校不一定最出色,也不一定倍受矚目,但是一旦疫情爆發,他們在學校就紅了。北部某醫院因為收治確診者,導致醫護人員的小孩在學校被要求只能坐在教室後方,而且不能跟其他同學說話及互動;另外隨著疫情的擴散,確診者到過基層診所的足跡也愈來愈普遍,南部某診所也是因為確診者到過診所,護理人員的小孩就被其他家長聯袂要求不得到學校,一定要停課一週;像這種「獵巫」的心態連大人都無法承受,更何況心智尚未成熟、還在學習塑造自己人格的小朋友呢?在小孩天真的內心中,會不會覺得為什麼他的爸爸或媽媽會從人人尊敬的守護神變成人人喊打的瘟神呢?

我的大學室友阿瑞,是一位基層診所醫師,疫情期間仍然認真負責的穿著全套防護衣與護目鏡在第一線負責幫患者看病,過程中只能保護好自己以免感染到其他患者或護理同仁,甚至是自己的家人。有一天阿瑞小孩的學校傳出疑似有學生確診的消息,在還不知道是哪一位學生的時候,校長就打電話給阿瑞詢問是否是他的小孩染疫?雖然最後確定是別的班級學生確診,但是這種被「貼標籤」的感覺真的不好受;又過了幾天,阿瑞診所傳出有確診者接觸的消息,在他本人還沒確定是否被感染前,學校老師已通知他的小孩直接停課一週,即使最後阿瑞本人確定沒被感染,只是小孩已經無緣無故多了一個星期的假期。類似事情層出不窮,從守護神變瘟神,這種心情起伏的三溫暖,我想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接受的!

今天全台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突破六萬例,遇到疫情,大家都是會害怕的,雖然醫護人員在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理性的對待,慶幸更多數的人持續支持與鼓勵第一線;面對未來,唯有大家一起同心合作,互相配合才能度過這個嚴峻的疫情考驗。我想,醫護人員不管環境多惡劣,仍然會扮演人民的「守護神」,也請民眾多給這些人一些掌聲,減少嫌惡的態度,我們一定可以戰勝疫情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