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進行式】好腎醫師/什麼病最難醫?

2019-12-16 06:00聯合報 好腎醫師
  •  
隨著醫療的進步,專科醫師的分類愈來愈細,像內科訓練後,分次專科為腎臟科,腎臟科後面還有醫師專職於腎臟移植等,甚至有人戲稱再細分下去的話,骨科可能會分為左手科和右手科。不過,隨著各科的細分,各種疾病的病因與治療確實也愈來愈透澈,舊時代的迷信慢慢有了科學的解釋與對應的藥物出現。然而,醫師畢竟是人,仍有束手無策或無法解決的病症。其中我最怕的一種病人,就是沒有病卻一直希望醫師幫他找出問題的「健康人」。這類人有個特徵,就是健保卡的序號在短時間內累積很快,而且看的都是各地名醫,但這些名醫最終也只能落得他口中「不過爾爾」的評價!

 

偷吃爺爺的藥後,一切正常

 

曾遇過一位年輕患者,平時頂多看感冒或是痛風等小毛病,最近三個月開始有高血壓的問題。基於年紀太輕就有高血壓必須尋找原因的原則下,我幫他做了抽血檢查、安排腹部電腦斷層,可結果一切正常。問他最近生活作息有何改變,他答不上來,而即使調整運動及飲食狀況後,血壓仍偏高,於是開了降血壓的藥物給他,但血壓依舊無法回到正常值。

就在覺得自己在他心中「神醫」地位岌岌可危時,他對我說,他偷吃我開給他爺爺的一種粉紅色的降血壓藥,血壓居然恢復正常,人也感覺舒服很多。可是,我翻遍開給他爺爺的歷年降壓藥,就是沒有粉紅色的,而且藥師也確認過沒有幫他爺爺包過粉紅色的降壓藥。我們請他將藥物帶來,才發現那個根本不是降壓藥,而是抗焦慮的藥!不僅如此,我後來還經由他媽媽口中才得知他最近剛失戀,心情鬱悶,每天失眠,難怪吃抗焦慮的藥有效。

事後,他對於沒有坦誠失戀這件事感到抱歉,這起烏龍事件也間接讓我找到「病因」,並能夠「對症下藥」。只是,過了兩周後,他連抗焦慮的藥也不需要了,因為他媽媽跟我說,他找到新女友了。

換句話說,以血壓而言,這位年輕的患者其實是沒有病的;以焦慮而言,他的情況可以認為是症狀。而長久的症狀可能會演變為憂鬱症,那就是病了。但還好他長得帥,只停留在症狀而已。

 

他報告上的紅字,根本比我的還少

 

另外一位患者,是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大哥,一來就描述身體一堆病症,幾乎身體每一個器官系統都有牽扯到。話說完,他馬上問我是否很嚴重,而我看著他健保卡的雲端藥歷,發現他最近一個月,已將中部醫學中心遊覽了一遍,看來不好好展現一下問診的功夫,是無法輕鬆過關的。

可是,就算已將畢生功力發揮出來,我還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抽血後一周回診看報告,報告上的紅字居然比我的還少,我只能誠實告知他:「您的身體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建議可以多運動及避免熬夜,再看症狀能否改善。」他略為不屑地回答我,他每天晨跑及運動一小時,晚上十點就寢,三餐都自己煮,也不吃油炸的食物,難道這樣還不夠養生嗎?聽完他的描述,我心虛不已,這樣的生活已經比我們當醫師的還無從挑剔了。

聽完所有的報告解釋後,這位大哥有點不置可否地問了最後一個問題:「我還是覺得我有病!我如果坐太久,屁股就會熱熱的,我是不是循環不良?」聽完這句話,我沉默了幾秒鐘,接著,很誠懇地回他:「我建議您可以換一件舒適透氣的褲子。」他原本以為我在開玩笑,但看見我無比嚴肅與認真的臉後,小聲地說了一句:「應該再找其他醫師檢查看看。」看著他健步如飛的背影,我體認到一個事實:他始終不可能成為我的病人;因為他的身體,真的沒有病啊!

有些病人很鐵齒,明明血壓或血糖已經很高了,可不管家人朋友如何勸導,還是堅持不看醫師或不吃藥。這樣的病人不少,對醫師來說也很傷腦筋,因為隨著疾病的進展,很可能會慢慢演變為器官失能(心衰竭或尿毒症)。然而,有更大一部分的人,身體真的沒病,但或許是接受了電台媒體或朋友的長期洗腦,覺得自己有病,到處看門診接受檢查。不過,這還算謹慎的人,有些就四處買藥,不管藥方或偏方,照單全收,這樣的後果,很可能就是真的吃出問題來。

上述這些浪費醫療資源、榨乾自己荷包的健康人,我誠心建議您聽從醫師的指示,定期健康檢查就好,不要奢望有朝一日可以遇到神醫解決您的毛病。因為,沒有病,真的很難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