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生活進行式】好腎醫師/醫師的處方VS病人的偏方

2018/08/19 06:00:27 聯合報 好腎醫師

  •  
  •  
 

處方真不如偏方受歡迎?

處方,由經過多年受訓、考上國家考試,拿到執照的醫師所開出來的藥物,目的是控制慢性病,或減少病人因疾病所帶來的不適;偏方,不知經幾代人流傳下來,一些口耳相傳的動植物組合,專治疑難雜症,舉凡生男生女、各種器官功能,甚至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都有相對應的偏方。

在台灣,要得到處方,只需拿出健保卡、付掛號費及部分負擔,即可在醫院或藥局取得;但要拿到偏方,則視你與擁有偏方之人的交情深淺,有時更需付出一大筆錢,來換得一罐顏色奇怪的藥粉。服用處方的過程中,會有專業的醫師或藥師追蹤、監控藥物的效果及副作用;服用偏方的過程,療效只有自己知道,倘若發生副作用,往往須尋求醫師的幫助,並開立處方以達後續治療。服用過處方的人不少,接觸偏方的人卻似乎更多,不論城市鄉村、大人小孩,幾乎都各自擁有家傳偏方,造成的影響層面之廣,令人無法想像!

在控制慢性病的過程中,看到患者抽血指數、臨床症狀改善,是我們醫療人員最欣慰的時刻。聽到他們親口說因為我們的幫助,使他們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則是日常工作中最好的回饋。不過,有次在對患者解釋這次的血糖值很標準,藥物效果不錯、可以繼續服用時,他卻這麼回答我:「最近聽鄰居介紹,開始喝一種草藥加水果打成的蔬果汁,沒想到這麼有效,應該再去摘一些。」聽完後,除了對他說降血糖藥還是得按時吃、草藥吃多了怕傷到腎臟外,我和診間護理師也不知該說什麼。看他離去的表情,大概等一下就跑到山上摘草藥了吧。

有時見患者的血壓恢復正常,準備開立藥物之際,也會聽聞:「最近跟朋友去放血,一次放個200C.C,果然有效。」諸如此類的話。候診室的病人還會「呷好道相報」,一個人分享,旁邊圍一圈人認真地聽。我每每自嘆不如,很想將自己診間壁上的證書撕下來,身為專業醫師的衛教功力,居然遠遠不如一位患者的親身體驗!

 

你一定猜不到我吃了什麼

身為腎臟科醫師,延緩病情的進展,甚至降低最終洗腎的機率,是我的職責。但對於即將洗腎的病人,在幫他們做心理調適時,常見他們不放棄地服用各類偏方來逃避最終結果。其中有兩位患者,最讓人印象深刻。一位對我說:「為了拒絕洗腎,你一定猜不到我吃了什麼。」答案是他喝了一個月的癩蛤蟆尿!我與護理師驚愕不已,問他如何取得尿液?難道是為癩蛤蟆包尿布?「我將癩蛤蟆用蒸籠蒸熟,再去喝那些湯汁,裡面就一定含有尿液了,大約喝了十來隻吧。」聽完不禁佩服他的勇氣,趕快問他後來呢?「喝了兩個月後,因為尿毒症狀,我開始接受血液透析。到目前已經半年,身體沒什麼不舒服,體力與食慾也比之前改善,洗腎其實沒有想像中的恐怖。」

另一位透析患者則對我坦白,他在洗腎前半年因聽信偏方,有了一輩子難忘的痛苦經驗:他在半年內總共生吞了一百零八隻壁虎,且吞嚥過程裡不能咬死牠,所以會清楚感受到壁虎經食道、抵達胃部的躁動。講到這裡,他打了一個哆嗦。「吃了半年不但沒讓腎功能恢復,住家附近的蚊子還突然多了起來。」

我常說,醫師講的話不如電線桿上的貼紙。只要電線桿上貼著「免洗腎,請往右走」,你就會發現附近開始塞車,人潮聚集……至於效果如何,絲毫不影響湧入的亂象。

專業醫師開立的「處方」與道聽塗說的「偏方」,從古至今,各有擁護者。站在醫師的立場,只要患者不放棄正統醫療,我並不那麼排斥偏方(前提是非花大錢或可能對身體有害的祕方),但想到癩蛤蟆尿與活蹦亂跳的壁虎。我想,我還是堅持崗位,繼續開立處方就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