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職業有祕密‧醫師篇】醫師的無線充電

2018/01/24 06:00:45 聯合報 好腎醫師

  •  

 

我們不需要電源或電線,只需要一張椅子,甚至一個可以倚靠的物體即可……

一夜無眠是家常

 

最近有些手機標榜無線充電,這恰好是一名醫師的必備技能,諸如喝咖啡、啃麵包都可以是休息良機,而且一定要把握。畢竟,五分鐘的休息,可能是為了接下來五個小時的門診,或是之後五個小時的開刀。充電時,我們不需要電源或電線,只需要一張椅子,甚至一個可以倚靠的物體即可,至於周遭是否一定要安靜,則看個人功力了。

實習期間,開始了夜間病房值班,眼睛周圍漸漸出現無法消除的黑眼圈。如果這時碰到同學問:「昨天值班還好嗎?睡幾個小時?」那絕對是指「加起來」睡幾個小時,而不是一覺到天亮的那種天方夜譚。因此,當時就有同學說:「Intern(實習醫師)的夢魘就是失眠。」我們必須練成一躺上去立馬睡著的功力,如果翻來覆去,等到有睡意時,往往電話就響了。很幸運的,直至今日,我仍保有這項珍貴的技能。

最早值班的時候,因為是菜鳥,所以無論大夜班護理師回報任何問題,我都堅持親自探視病患,美其名事必躬親,真相是我不知道電話中護理師所說的問題出在哪,當面看到病人比較保險。有一次半夜四點多被一通電話吵醒(我才剛入睡十分鐘),某床病人睡不著想要吃安眠藥,我離開溫暖被窩走到他的病床邊,他表示:「十一點吃了一顆安眠藥後睡不著,翻到現在才又鼓起勇氣再要一顆。」「大哥,你如果想再多一顆安眠藥,其實可以在一兩點就告訴我的。」他不好意思地笑一笑,問道:「醫師你也失眠嗎?怎麼還在病房走來走去?」我心裡恨恨地回答:「因為你的失眠,導致我的無法入眠!」但臉上還是掛著笑容說:「我不累,您趕快休息吧。」

當上住院醫師後,值班更是常態,且因為是正式的醫師,晚上的工作壓力更加吃重,很多白天沒擺平的未爆彈,一旦晚上爆炸,就是當天值班醫師的悲哀了。如果值東側病房,往往忙到陽光自窗外射入,才會意識到天已經亮了,一晚沒得睡是家常便飯,連值班室都只剩下上廁所的功能而已--打掃的阿姨最喜歡這樣的值班室了,完全不用費心思整理。

 

抓緊床簾好補眠

有一次因為得罪排班同事,我兩周內值了七天班,值完最後一班的隔天早上和胸腔科主任查病房時,由於主任很慈祥,每一床都會花五分鐘以上跟病人解釋病情及聊天,可是我的體力已達極限,眼皮被黏著睜不開了,只好趕緊小聲對隔壁的實習醫師說:「學弟,為了訓練你獨當一面,今天查房就交給你了。等一下專心聽主任的醫囑,查完房後再跟你討論。」語畢,學弟感激地看著我:「我一定不會辜負學長的期待。」之後我的右手緊緊抓住床簾,撐住自己的身體,同時頭低下開始「睡覺」。那種感覺很奇妙,旁邊的聲音你都依稀聽得到,卻無法分析話語的意思,你也可以感受到自己身體的擺動,所以右手會更用力抓緊床簾。

就這樣跟了十床的病房查房,精神終於恢復,我繼續負起記錄醫囑的任務。整個過程似乎沒人發現我在偷睡,學弟還為了感謝我對他的特殊磨練,貼心地送上咖啡,也算意外的收穫。雖然上班打瞌睡不可取,可是為了接下來一整天的工作,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醫師給民眾的感覺,大多是溫文儒雅,舉止輕柔,但若問護理人員的看法,他們一定會說:「頭髮凌亂、鬍鬚沒刮、衣衫不整、黑眼圈很深。」我們值完班後最寫實的模樣,全被他們看在眼裡。

坦白說,整晚值班的隔天通常狀況不好,要在這種情況下照顧患者,需要付出更大的專注力與意志力。年輕時的體力或許沒問題,到了中年,身體就會出現抗議的聲音,這就是為什麼醫護人員過勞的問題時有所聞。如何兼顧病患與自身的健康,是每位醫療人員都必須正視的問題,否則自己先倒下了,如何能照顧患者呢?而我,到現在仍保持三秒鐘床上躺平的好習慣,也算是不枉這些年在醫院的訓練吧。

 

 

作者簡介

好腎醫師本名王舒民,是名腎臟內科醫師。在忙碌行醫之餘,寫作成為我紓壓的方式。

我不解在醫師訓練的過程裡,為何自己總是最「帶賽」的一個,不過就是因為這樣精實的訓練,成就了扎實的基本功,並喚醒了潛藏於內心的寫作魂。

希望藉著平實的筆觸把行醫的點滴縮影於筆下,縱然站在生死最近的現場上,也能用詼諧幽默的文字,將生活中的美好分享給讀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