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藏寶圖】好腎醫師/救護車出發之後的故事

2017/08/20 08:11:24 聯合報 文/好腎醫師

  •  
 

不急救不等於放棄治療在監獄支援看診的那幾年,除了正常門診、分辨患者真病假病之外,還要照顧住院的病人,比如末期疾病的患者,家屬不想辦理保外就醫,只好繼續在裡面接受治療。 

不急救不等於放棄治療

在監獄支援看診的那幾年,除了正常門診、分辨患者真病假病之外,還要照顧住院的病人,比如末期疾病的患者,家屬不想辦理保外就醫,只好繼續在裡面接受治療。這些病人也許事先就已表明不想接受急救,在病情危急時不做插管、電擊或壓胸等侵入性的醫療行為;不過,不急救不等於放棄治療,給予藥物、抽痰等,仍是不可缺少的醫療行為。

某次值班中,前一晚的醫師交班給我一位八十七歲的患者,因為罹患膽囊炎合併敗血症,白血球居高不下,除了最後一線抗生素之外還需要膽汁引流管,目前意識不清,可是生命徵象穩定;由於當事人無直系家屬,之前已自行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無論如何也只能盡力而為了。

未料,中午時狀況就來了。這位患者開始血壓降低、尿液排出減少,膽汁引流管的量亦驟減,且體溫飆高,我推測是膽汁引流不順導致感染惡化,引發急性腎衰竭及敗血性休克,如果要撐到明天應該還是有辦法,但若換個引流管,也許會有不同的結果。我決定轉到後送醫院置換引流管。

在寫完轉診單及電話聯絡那邊的急診醫師後,等待救護車的過程裡,有同仁問已經簽署不急救了,還需要外送轉診嗎?其實我也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只是我認為外送醫院的目的並非急救或侵入性治療,單純只是換個引流管,病情就可能會有很大的改善,所以堅持這個決定。

就這樣,與隨車醫護人員交班後,救護車出發了。

 

堅守崗位下的不幸意外

誰知道,一個小時後傳來讓人極度錯愕的消息……

救護車在路口發生重大交通意外,除了轉診的患者到院後死亡,還造成一名機車騎士當場傷重不治。據救護車上醫護人員描述,起初很平順,中途那位老伯卻突然嘔吐造成呼吸不順,救護車開始鳴笛,在到達第一個紅燈路口時,汽機車都停下來禮讓,確定沒車後,救護車開過路口,想不到右側突然來了一輛機車朝救護車頭快速衝撞,不但汽車右前輪嚴重變形無法駕駛,機車騎士也當場死亡。

醫護人員馬上聯絡另一部救護車前來支援,並留下司機聯絡交通警察及處理善後。轉診至醫院時,那位老伯由於呼吸困難有發紺情形,在急診室處理後仍然無法改善,最終宣告死亡。

這件事令我非常自責,忍不住一直想,是否不轉診就不會使得一位年輕騎士喪失性命?是否應該就讓那位老伯直接慢慢地離開?但如果這樣,恐怕我會內疚很久,畢竟也許換個管子後續就會有所不同;然而,現在這種結果,難道我的內疚不會更深嗎?

整個事件至今已三年多,救護車司機因為業務過失進出法院多次,上個月他因為聽說我對他感到非常抱歉,所以想親自和我聊一聊。他說自己最後只需民事賠償,刑事部分終於獲判無罪。三年來他的精神壓力很大,糖尿病的狀況變嚴重,也被診斷有憂鬱症,需要靠服藥才能睡覺,頭髮也都掉光了;可是,自始至終,他都不後悔自己做的事。

「你不需要愧疚,因為我們都是盡本分而已。事件發生後,我去那位年輕人家裡上香,他們家人包圍我並強迫我下跪認錯,但我自認沒有犯錯,我開救護車執行業務並且正常鳴笛,到路口也確認沒有車子才通行,我也不希望發生這種事。這幾年下來,老婆跟著我吃了很多苦,現在人生也沒什麼特別的目標了,平安下莊就是福。」說完他再次謝謝我對他的掛念,拍拍我的肩膀後離開。

我感謝他特地抽空前來,讓我能放下心中的大石,可是聽到他所付出的代價,著實讓人不捨。在堅守崗位的情況下發生不幸意外,會不會對原來的工作失去熱忱?而失去了熱忱,會不會對往後的患者不公平呢?

現在,如果患者需要轉診,我一定會對隨車人員加一句:「慢慢開,不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