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藏寶圖】好腎醫師/淚中帶笑實習生涯

2017/05/18 10:38:40 聯合報 文/好腎醫師

  •  

 

我在支援急診時,曾遇過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學弟……

如同任何大師級的作品,最初由無數失敗的小作品累積而成,每一位實習醫師也是這般從頭學起,期許自己有朝一日可以獨當一面。

 

抽血大考驗

實習的工作分量有時候很重(如內科、外科),事情做不完會有想哭的感覺,特別是剛從學校轉戰醫院接觸臨床時,挫折感更是加倍。舉例來說,新手實習醫師在第一個月要先練好抽血技術,但A同學在第一周學抽血的時候,就抽到了動脈,鮮血噴了數十公分高,他壓了好久才止血,也跟患者賠罪了十分鐘;第二天抽血比較順了,沒有噴血,但患者抽完後手腕舉不起來,才知道針頭插到神經,雖然完成任務,卻讓病患麻痺了幾分鐘,這次他又道歉了二十分鐘左右。那時A同學的哭訴每每被我們當成笑柄,但是漸漸的,他也日趨成熟,現在已是某醫學中心的主任了。

過了幾年,我也當上主治醫師,也帶實習醫學生,便很喜歡和他們聊天,從他們身上想起以前的自己,想起那些值夜班的歲月與懵懂的學習過程;有時與他們討論臨床病例,更可以激發彼此的想法,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教學相長吧。

當然,相處過程中也不免聽聞他們的烏龍糗事,無奈搖頭後,也忍不住想當年自己是否也曾這般淪為學長們下午茶的主題?

我在支援急診時,曾遇過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學弟,我們請他幫腸道阻塞導致腹脹多日的患者置放鼻胃管,並提醒因可能需要做胃部減壓處理,請他準備雙腔鼻胃管(一根管子但末端有兩個出口),他聽了馬上點頭答應,去拿鼻胃管幫患者處理。

十分鐘後,學弟回來跟我們說鼻胃管放好了,可是患者有點不舒服,「放好鼻胃管後,患者覺得好像吸不到空氣。」呼吸困難可能發生在很多疾病或併發症上,不論是什麼情況,都需要立刻處置避免惡化,因此我們一行人趕到病人的床邊。

 

雙腔鼻胃管

遠看患者就覺得怪怪的,但還沒發現哪裡有問題,似乎只是吸氣有點費力;等到靠近後,已經有人笑到岔氣了--我們看到病患兩邊的鼻孔都各插了一支鼻胃管,難怪他吸氣費力。患者還問我們:「是不是病得很重?為什麼要兩邊鼻孔都插管子?」

我們跟患者解釋後,拔掉一邊的管子,再做了一些疾病的衛教,待症狀改善辦理出院後,我們才開始教育這位天兵實習醫學生。沒教好也算是主治醫師或總醫師的責任,至少他今天上了一課,知道雙腔鼻胃管並非兩支鼻胃管。

這次事件被當成茶餘飯後的笑談,在急診室流傳很多年。幸好患者沒有發生併發症,否則大家可能笑不出來了。

在醫院工作需要專心且謹慎,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人,而人的身體很複雜,有自己調控的機制,也有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發生極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心理壓力會很大,如何在短時間內學會臨床技能,並找到紓壓的宣洩管道,非常重要。在笑聲背後,我們需要更加注意細節,以避免類似「雙邊鼻孔插滿鼻胃管」的事件再次發生。在無傷大雅的小烏龍事件中,希望每位醫師的實習趣事,最後都能以「笑」來收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