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藏寶圖】好腎醫師/鼻胃管初體驗

2017/02/05 07:54:19 聯合報 文/好腎醫師

  •  

  •  
 

 

苦患者所苦的訓練

在醫院住院的病人,如果無法從嘴巴進食,醫師會囑咐插鼻胃管來灌食,以保持腸胃道的營養吸收。這麼做的原因,是考慮到若長時間沒有食物通過腸道,就算有營養針的施打,腸道的黏膜也會萎縮,腸內菌便會跑出腸道外伺機作怪。

對於實習醫師而言,放置鼻胃管是家常便飯,不管何時(包含凌晨),只要病房護士呼叫哪一床病患的鼻胃管滑脫,我們就要去病床邊跟病患解說流程並放置鼻胃管。順利的話,三分鐘內就搞定,但也有踢到鐵板的時候,放了兩個小時才成功。放置過程有些患者會流著眼淚配合,但也會遇到神智不清楚的,頭轉來轉去不肯就範,我們只能一再跟家屬抱歉,繼續流程。

但,如果有人以為我們沒有同理心,不能體會患者被放置鼻胃管的痛苦,那就錯了。

在放射腫瘤科見習的時候,很多鼻咽癌的病人因為無法張口需要鼻胃管,主任特地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早晨,將連同我在內的三個見習醫師叫到他辦公室,耳提面命:「為了讓你們以後可以體會患者的感覺,我想從這一梯次開始,你們互相學習插鼻胃管,以後遇到不配合的病人,會比較有同理心。」

我們三人面面相覷,心想統一發票都沒中過,怎麼這個「禮遇」偏偏讓我們碰到!不過,為更了解患者的感受,而且想到其他同學之後也會有一樣的遭遇,就乖乖在主任竊笑下進入空閒診間,互相練習。(事後發現有些同學跟上層反映,所以我們之後的同學都沒有這種「學習機會」了。)

 

淚眼汪汪竟非終點

那時,我們三人手上拿著各自的鼻胃管,時間就像靜止了一樣,過了五分鐘才有人提議以猜拳決定誰幫誰插鼻胃管。抽到被我插鼻胃管的女同學,開始前還瞪我一眼,狠狠地說:「如果流鼻血的話,你就死定了!」(有時放置鼻胃管會因為管子跟鼻黏膜摩擦導致輕微流血,是很正常的。)

鼻胃管的初體驗,執行跟被執行的兩方都非常緊張,儘管做了很多心理建設,看著管子靠近,心中仍不免抗拒。管子進入鼻孔時,除了涼涼的感覺,還有塑膠味道;進到後鼻腔,開始會產生疼痛及想打噴嚏的反射;到喉嚨是最不舒服的階段,會出現嘔吐現象……等到終於完成,我早已淚眼汪汪,與一般患者的反應一模一樣。我看著面前的鼻胃管,心想終於結束了。

然而,正要拔掉時,主任卻走進來。「速度很快喔,看來你們練習得不錯。最後將這些牛奶灌進去就算結束了,這樣才完整。」說著說著,他把手中三瓶高蛋白牛奶放下,臉上再度浮現剛剛那種賊賊的笑容。

雖然很不願意,但管子都進去了,也不要浪費,於是我們又互相餵食,將牛奶灌到胃中,結束這個難得(不,是唯一)的訓練,走出診間。

離開醫院已經中午,本來約好一起去餐廳,但如今誰也沒胃口。不說喉嚨還隱隱作痛,剛灌完的牛奶也還沒消化,便各自回宿舍,心中暗記整個流程,並期待下次面對病患時的真實臨床經驗。

往後在醫院工作,只要遇到要放置鼻胃管,我都會回憶起這段經歷,而且格外溫柔對待患者。說到底,還是很感謝那位主任給了我們這樣的訓練;但更慶幸的是,還好我們到泌尿科時沒有碰上,否則我們互相插的,就不是鼻胃管,是尿管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