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這職業說來單純,就是救治病人、恢復患者健康。不過,治病單純,人心複雜,所以醫師偶爾會被患者欺騙,過程也許對醫師沒什麼妨害,結局卻可能對患者自身有長遠影響。
 
 
 
 

 

 

 

 

他的謊言犧牲了自己的健康

當健保卡未能夠讀取雲端藥歷的年代,醫師看診會詢問過去有無慢性疾病,多數患者會否認。時至今日,讀取健保卡能看到患者的就醫紀錄、疾病名稱、開立的藥物及檢驗結果。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少數民眾自認沒有慢性病。當被詢問「為什麼會服用血糖藥或血壓藥」時,對方僅認為那是指數稍微高一點,不算疾病。聽到這種話,我也只能一笑置之,繼續看診流程與身體檢查,最後再叮囑血糖藥或血壓藥一定要按時服用,數值控制好才可以與正常人無異。

一位認識超過十年的黃先生,他與他的父母因糖尿病和我結緣,在這十幾年的就醫中,父母親的血糖愈來愈標準,反倒是兒子的血糖常常超標,每次回診總有獨特的理由解釋為何血糖控制不佳。最近半年來,他空腹血糖常突破300毫克/分升 (正常值100左右),且自述一直按時服藥,飲料只喝無糖,水果幾乎不碰,澱粉類少吃,就連消夜也戒了……聽完這些陳述,我不禁汗顏,難道是我的開藥功力不夠?可是,任憑我再如何調整藥物的強度,他的血糖值永遠離目標非常遙遠。

就在我心灰意冷,打算將他轉至醫院專科醫師手上時,他的媽媽突然帶了一大袋的東西給我;原來,他最近一年的藥都沒吃,有些甚至未開封。真相大白後,我長嘆了一口氣,病患擔憂被我責罵而編織謊言,卻不知道比起欺騙了我,更嚴重的是犧牲了自己的健康

正職與兼職的陳太太同樣體貼

另一位三十五歲的陳先生,在門診接受蛋白尿治療,超過半年始終不見成效,於是在跟夫妻兩人充分討論後,他們答應住院接受腎臟切片檢查,獲得進一步資訊以調整用藥。

住院的五天,小倆口感情濃厚,每次我帶領住院醫師及實習醫師去查房時,陳太太幾乎都在,聽說就連睡覺也擠在一張病床上,這樣的感情著實令許多醫護人員羨慕。出院後的首次回診,兩人一同前來,開立適當藥物後,陳太太表示會好好照顧先生,飯菜絕對自己親自處理,一定要讓先生恢復健康。

然而,就在出院後的兩周,某次夜診的電腦系統又跳出陳先生的名字,正擔心是否病情出現變化,突然有三位女性一起進入診間。

首先坐下來的婦人約六十來幾歲,開口就詢問他兒子的病情及住院過程,說兒子隱瞞病情,教她很擔心。我想,做兒子的,大概是不想讓長輩增添煩惱。緊接著,陳媽媽提及兒子住院居然連姊姊和老婆都被蒙在鼓裡。當我還在消化這句話時,旁邊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女性,開始敘述她先生因為工作時常住在公司宿舍,回家拿了換洗衣物就離開,要不是在他外套口袋發現住院通知單,根本不曉得他病得如此嚴重,才會趕緊和婆婆、大姑前來詢問……那一刻,我真慶幸有戴口罩看診,否則實在不確定自己的表情會有多驚嚇。

與她們對談過程裡,我字斟句酌,深怕一個小疏失就會鬧出極大的家庭革命。解釋完後,陳媽媽請我轉告兒子,身體健康最重要,事業再拚身體也要顧,家人很關心他。這時,「正牌」陳太太表示,等先生回家,她要親自料理飯菜,好好照顧先生,一定讓他恢復健康!聽到這句似曾相識的話,我不禁感慨萬千,想不到同樣一句話會同時出現在正牌與「兼職」太太口中。礙於牽扯到家庭議題,不宜涉入太多,我就專業的部分予以協助,並告訴自己轉念:患者受到這麼多人照顧,身體應該會恢復得特別快吧!

醫師治病兼醫心,不但需照顧患者的健康,有時還要考量維護患者家庭和諧,真是不太容易。所以千萬不要隱瞞病況或欺騙醫師,無論出於什麼理由,最後吃虧的往往是病患自己,醫師受騙並非太單純,很多時候只是不忍也不宜戳破謊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