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藏寶圖】打針驚魂記

2017/12/01 09:35:24 聯合報 文/好腎醫師

  •  

 

我把所有的麻醉藥都打完了,她仍然死命抵抗……

 

 

連續劇裡常有主角因看見鮮血或身體疼痛而暈倒的橋段,這對我來說一直只是戲,直到在醫院實習,身旁女同學進到開刀房後,隨著第一刀劃下的鮮血湧出,人也跟著頭暈蹲下,我才曉得真有這可能。不過,痛到昏倒的情況還沒遇過,可能因為人在醫院,會使用止痛劑或麻醉藥避免患者過度疼痛。然而,沒發生過,不代表它不會發生。

 

比平常多三倍的麻醉藥

在醫院,除了小兒科之外,大部分的抽血、打針都由護理人員執行。而「一針見血」的護理人員,是累積了很多次被患者罵:「這麼粗的血管都打不到!」之後才孕育而生的。抽不到血或打不上針的情況其實很正常,尤其是長期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由於血管缺乏彈性,常常需要經歷很多次的失敗;或者一些瘦小的女性,不常運動,血管很細,也需要嘗試多次的扎針。

一般醫師雖不需要執行打針,但若遇上找不到血管,或患者已經打針打到像被蚊子叮了很多個包,我們就必須幫他們打上中央靜脈導管以提供輸液或是針劑使用。中央靜脈導管一般有三個區域,頸靜脈、鎖骨下靜脈或是股靜脈。通常老手醫師打中央靜脈導管都很迅速,三至五分鐘即可完成。

有一次遇到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過去藥物成癮,很難找到一條正常的血管,而且她又非常怕痛,在挨了三針後就吵著不打了。想當然耳,護理人員就請我出馬,幫忙放置中央靜脈導管。在經過半個小時的詳細解釋與討價還價後,患者終於同意了。

我們選擇的是頸部血管,患者一開始就相當緊張,而我也準備了比平常多三倍的麻醉藥。第一針麻藥接觸到皮膚時,她開始歇斯底里地尖叫,頭拚命地動來動去。除了持續「心戰喊話」外,兩位護理人員也特地幫我扶住她的頭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就在這個過程裡,我把所有的麻醉藥都打完了,她仍然死命抵抗。又過了幾分鐘,終於打到血管,我馬上換針頭並將靜脈導管快速推入。然而,我突然覺得有個地方怪怪的,好像少了什麼……

 

放個導管要搞到CPR?

原來,是尖叫聲不見了。三倍劑量的局部麻藥終於發揮效用了,我問道:「是不是比較不痛了?」問了三次,她都沒有回應。

由於頸部和頭部鋪了無菌單,我看不見她的表情,腦中唯一想到的就是「該不會這麼衰,放個導管要搞到CPR吧?」幸好,她的頸動脈給了我穩定又強勁的搏動作為回應。

完成中央靜脈導管置入,我趕緊拿掉無菌單,患者卻仍沒有反應。雖然內心十分緊張,我還是盡可能保持從容地請護理師幫我推血壓計來。等看到血壓正常,才感覺自己的心跳恢復了。

一兩分鐘後,這位患者慢慢甦醒,醒來後立刻呼天搶地喊痛,得知打針已經完成,情緒才漸漸平復。這時,我的襯衫也已經濕到可以滴水了,而且一轉頭發現護理長連急救車都備在旁邊了。

事後護理人員問我:「看到患者沒反應,怎麼這麼鎮定?」唉,他們哪知道我當時超緊張。

接著一連數日,醫院裡盡是關於我的傳言,說連弄個中央靜脈導管都需要出動急救車,中午吃便當也沒人要跟我坐同一桌。至於那位昏倒的患者,倘若下次還有需求,我應該會備齊下午茶請護理長親自下海打針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