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藏寶圖】好腎醫師/醫學系一定會教的課:大體解剖

2017/05/03 10:29:53 聯合報 文/好腎醫師

  •  
一具大體可供十八位同學做解剖研究,當天早上我們先分組,有四肢組、胸腹組和頭頸組,而我屬於頭頸組……

 

 

與大體老師第一次會面

考進醫學系之前,就讀過許多關於醫學院解剖課的趣事,更有一些恐怖片的背景以解剖室為主題,所以當我首次踏進醫學院,便先探聽解剖室的位置,以免不慎闖入禁區。

在經過大二下的解剖學理論基礎後,大三終於要參與期待已久的大體解剖教學。第一次上課的前一晚,有同學興奮得睡不著,有同學緊張到無法睡,更有同學求了很多寺廟的手鍊來壯膽。總之,大家都很在意與「大體老師」的第一次會面,教授亦耳提面命,要我們不可喧鬧嬉戲,尤其不得對這些大體老師有任何不敬,必須在學習過程中心懷敬畏。

一具大體可供十八位同學做解剖研究,當天早上我們先分組,有四肢組、胸腹組和頭頸組,而我屬於頭頸組。每組成員要將自己負責區域的細小神經、血管、肌肉,或教科書上才看得到的小塊組織分離出來,讓自己組別的同學認識學習,這工夫做得愈細,認得愈透澈,跑台考試就有機會拿高分。

分組後,我們男生先分「領大體」及「洗大體」兩組,領大體的同學要去福馬林池(泡製大體的藥池)挑自己的大體(須選擇泡製三年以上的),這個關卡除了必須忍受福馬林刺鼻的味道外,也必須穿雨鞋進池子將大體搬出來,再送到隔壁間刷洗。隨著隔壁移動輪子的金屬聲,我們的心情十分沉重,看到我們的大體老師時,腦袋更是一片空白,只知道他的年紀約七十歲,胸部有刺青。在為他清洗的過程中,我們猜測他也許生前曾是黑幫老大,並幫他編了一套故事來減緩我們心中的緊張。終於洗刷完畢,我們推著他進入眾人等待的神聖教室—-解剖教室。

 

每周兩堂的大體解剖課

一般人可能以為這時候女生會嚇到花容失色,不敢親自動手,但只要看到教室裡那位沒戴口罩(為了表示對大體的尊敬)、將頭深埋大體腹腔裡,只為了找出後腹腔血管的女同學,就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身高僅一百五十公分,平時看似柔弱的她,不但手套破了也不換,還整個人深入肌肉層及脂肪堆中,一去就是五個小時,中間完全沒有休息,令我這個拿著眼球、坐在角落,慢慢釐清眼球肌肉的壯丁感到汗顏。

大體解剖課每周兩堂,一堂五個小時,第一天忙完已經晚上六點半了,大家很累也很餓,但是鼻子、衣服跟鞋子一直有福馬林的味道,揮之不去。所以,雖然很餓,卻不知該吃什麼。

然而,最後經全組討論投票,我們竟決定去吃「蒙古烤肉」!沒錯,就是蒙古烤肉。或許有人會覺得解剖了一個下午的大體,經過肌肉及內臟還有脂肪的刺激,怎麼還有辦法想到烤肉?但我們當天吃的盤數卻是有史以來最多的。更不可思議的,是每個人在吃烤肉時,嘴巴說的仍然是剛剛的情況:「我的腸子拉起來有一百五十公分。」「我夾臂神經叢時,清得有點不完整。」「我把眼球夾起來時,還有神經血管黏在一起。(這句我自首。)」恐怕隔壁桌的客人已經去廁所吐完好幾輪回來了。

在整個學期的大體解剖課程,我們雖然課後輕鬆,但課堂上對這些願意捐出大體供我們研究的老師們,卻是絕對敬畏,不戴口罩,也絕不在裡面嘻笑。期末考後,除了火化這些老師們,還辦了一場簡單的感恩追思會,感念他們的付出,成就了我們的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