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藏寶圖】好腎醫師/掃把實習醫師接生記

2017/04/11 10:32:06 聯合報 文/好腎醫師

  •  

 

然而,感動的眼淚還沒滴下來,Call機又響起了……

 

 

告別兒科去產科

結束了兒科實習的我,這一站來到產科。在兒科學習的過程中,耳裡總是充斥著小孩的哭聲,這次來到「源頭」,參與孕婦住院待產、生產的整個過程。老實說,看到小baby出來的一剎那、聽見他們來到世上的第一聲哭聲,著實讓我激動莫名,並且在分享這份喜悅的同時,更能體會一位母親的辛苦。

我們這梯次的實習醫師有三名,跟總醫師報到時,學長帶著我們熟悉完護理站後,便耳提面命地交代產科實習的重點:除了要持續監控待產婦的腹部胎心音之外,還要到產房協助生產,並在嬰兒出生後做嬰兒口腔黏液清除、嬰兒身體檢查,並為新生兒建立紀錄;當然,生產後的產婦傷口照護衛教也是我們的責任。這幾項工作裡,我們最期待在產房幫主治醫師接生,畢竟如果以後不走婦產科,就沒機會在現場看到整個生產過程。

第一天下班時,待產室空蕩蕩的,我整天只完成了幾個新手媽媽的出院手續。A同學第一天值班,與他道別後,我便回到宿舍看書並想像自己幫產婦接生的過程--但,接生怎麼可能輪得到我們?一定是住院醫師的工作,可我站在第一位置接生的這種想法卻是一直沒有停止過。

第二天上班是我值班,到護理站時看到白板上多了六名待產孕婦,A同學說自己真衰,整個小夜班一直在接新病人住院。接著,我們開始研究胎兒心音的監視器波形,詢問波形是什麼意思、胎動頻率代表什麼臨床意義等。到了下午,主治醫師下班前看了看白板,說:「今天可能要辛苦了,應該會有兩到三位產婦生產。」我枕戈待旦,期待第一次跟產房的時機。

半夜三點,Call機響起,跑到護理站就聽到隔壁待產室有孕婦在哀號,隨著叫聲愈來愈密集,我們將她推至產房,住院醫師開始準備引產,主治醫師站在兩腳中間的第一位置,而一旁的我們見到胎頭露出,經主治醫師熟練地引導,一聲破空的哭聲震撼了我們,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子出生了,重量是四千兩百公克!幫嬰兒清除口中分泌物後,我與小兒科醫師共同記錄這個胖小子的重量與身長,最後幫小baby印完足印抱還給媽媽,看著他們母子的互動真的很感動。

 

把吃苦當作吃補

然而,感動的眼淚還沒滴下來,Call機又響起了,第二名孕婦的子宮頸全開,所以除了收拾善後的護士之外,我們又原班人馬將第二名孕婦推床至隔壁產房,繼續一樣的流程,繼續聽到一樣的破空哭聲與持續的感動……當值班到早上時,我一共經歷了六次的震撼與六次的感動,白板上的待產婦資料全被擦掉,六名孕婦在一夕間變為產婦,而我的眼圈也一夕間轉黑。

A同學不再抱怨自己很衰,而B同學在接替我後,經歷了一晚平安值班夜,由於躺在床上的時間太久,隔天腰痠背痛。

在產科實習了兩周,A同學仍然在小夜班忙著接新進待產婦,B同學持續每晚睡到痠痛,而我也維持著每晚兩、三點被Call機叫起床後,就在產房待到早上,並因此被護理站冠上「掃把」封號。

一次跟主治醫師查病房時,我忍不住問:「為什麼孕婦總喜歡半夜生小孩?」主治醫師笑笑說:「會嗎?之前好像白天晚上差不多耶,好像這個月才這樣。」住院醫師跟著竊笑,用唇語隱約說了「掃把」兩字。事到如今,我只能謝謝上天給我的磨練,我一定把吃苦當作吃補!

最後一周的值班夜,同樣的值班人員與同樣的場地、同樣的時間點,主治醫師看了看我,問:「學弟,看了那麼多次,想不想親自嘗試?反正我們在你身邊,不用怕。」就這樣,因為我的「掃把」,得到人生中第一次親自接生的機會,感受嬰兒在手中滑溜的感覺,感受胎頭及肩膀隨著自己的手勢慢慢滑出產道,並在最後抓著嬰兒的腳,讓其他醫師清除口中分泌物後,再聽到那如雷的哭聲--這種親手接生的感覺真是這輩子忘不了的。

離開產科時,我總共接生了六名嬰兒,這個紀錄是當年其他實習醫師無法超越的,時至今日,我很感謝當年的接生經驗豐富了我的實習生涯,只是,為什麼孕婦總喜歡半夜生小孩這個疑問,我卻始終得不到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